09天赋打野王者荣耀
09年那批天赋打野,现在回头看王者荣耀的野区变迁
凌晨三点半,我蹲在阳台抽完第五支烟,突然想起2009年那会儿在网吧通宵打DOTA的日子。那时候我们管打野叫"控野",谁能想到十几年后,王者荣耀会把打野位玩出这么多花样。
一、09年那批野区拓荒者
记得最早那批打野玩家,真是把野区当自家后花园在经营。没有现成的攻略,全凭直觉摸索:
- 红蓝BUFF必须卡着刷新时间收
- 河道蟹比亲儿子还重要
- 四级前绝不露面gank
有个叫"老猫"的玩家,在贴吧发过篇《野区经济学》的帖子,现在看简直预言家——他当时就说:"这游戏早晚要变成打野带着全队节奏走"。
时期 | 代表英雄 | 核心装备 |
2009-2012 | 典韦、赵云 | 红莲斗篷+反甲 |
2013-2016 | 韩信、李白 | 破军+宗师 |
2017-2020 | 裴擒虎、云中君 | 末世+黑切 |
二、野区生态的三次革命
咖啡机又坏了,我往速溶咖啡里兑了点矿泉水,继续敲键盘。这游戏最神奇的就是野区规则每两年就要大改一次:
1. 2014年"养猪流"时代
那时候打野真叫又当爹又当妈,得帮中路抢河蟹,帮射手压塔,还得防着对面反野。有个赛季特别流行四保一野核,我们战队打城市赛,硬是用典韦野核打到省赛。
2. 2017年"自由人体系"
KPL那会儿搞出射手打野的骚操作,害得我们战队连夜改战术。记得有场比赛,对面马可波罗带着红buff+惩戒二级就来反野,把我们打野心态直接搞崩。
3. 2020年"黄刀风暴"
策划突然给边路也发惩戒,那段时间排位赛十局有八局是双惩戒阵容。我们队打野位的老张气得改ID叫"还我野区",现在想起来还挺好笑。
三、老打野的生存智慧
烟灰缸快满了,说点实在的。这些年我总结出几条野区生存法则:
- 开局30秒记住对面打野动向比什么都重要
- 逆风局偷龙不如换野区
- 永远留个惩戒抢buff
- 中路不支援就别指望他守野区
有次看《王者营地》的数据报告,发现个有趣现象:80%的一血爆发都跟打野相关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巅峰赛ban位总留给打野英雄。
四、新老打野的认知代沟
去年带徒弟打五排,00后小孩问我:"师父为什么总盯着小地图看?"给我问懵了——我们那代人把视野当氧气,现在的小孩更相信操作碾压。
最明显的变化是对buff的态度:
- 09届:buff是战略资源
- 19届:buff是经济补充
- 23届:buff是社交礼物(动不动让蓝给中单)
有回我玩裴擒虎反了对面三个buff,队友发"干得漂亮",对面打野公屏打字:"大哥给条活路"。这种野区压迫感,现在越来越难打出来了。
五、写在最后
天快亮了,电脑右下角弹出赛季更新公告。新版本又要调整野怪刷新时间,群里那帮老家伙又开始哀嚎。突然想起《电竞简史》里那句话:"每个版本都在淘汰一批人,又成就另一批人。"
冰箱里还剩半罐啤酒,我拉开易拉罐的时候,听见游戏里传来熟悉的语音:"反野成功"——这声音听了十年,还是会上头。
网友留言(0)